欢迎访问:河南大梁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Web site | News center| About us| Join us
0371-23235606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
CFO指南:税企沟通四大技巧
来源:首席财务官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16-02-15 | 3253 次浏览 | 分享到:

    M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D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价款为1100余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00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已验收入库。后因D公司突发意外而被注销工商登记,该款项无须支付,税务局要求M公司对这笔增值税进项转出。读到这里,你一定会认为这又将是一场税务局的胜利。但事实是“残酷”的,企业运用合理的税务沟通技巧说服了税务局,成功避免了200万元的进项税转出的损失。

    什么税务沟通技巧竟然可以帮助企业抵扣200万元的税款?

由表及里,明确业务实质

    税企发生争议时,财务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找到税务局的主张。当税务局质疑某笔业务,通常都会拿出相应的法条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税务局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难免会有些冤假错案,更有甚者,拿着作废的文书来指点江山。所以企业在与税务局沟通前必须要判断税务局的检查事项是否与业务相关、参考条文是否有效等等。

回到案例,M公司既免费拿到了货物,又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理所当然认为可以抵扣进项。税企矛盾就聚焦在企业应付不付的款项是否要做进项转出。

心中有数,充实关键证据

    证据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手中的发票、单据、账簿、合同。如果案例中税务局怀疑业务真实性,企业便能快速拿出发票和合同给予回应。为了加大胜利的砝码,我们本着“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的精神,还要找出与证据相对应的法条。

    案例中税务局的主张在情理上有几分道理,但证据呢?没有。

    M公司马上根据这笔业务找到对应的税法。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善意取得假发票的,需要进项税转出。也就是说,税法对企业晋商转出事项用了反举例的方法,将不能进项抵扣的方法一一列举。M公司的业务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在反举例的范围中,又手持D公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额理应允许抵扣。

有礼有节,道清企业主张

    有了依据还不够,如何说又是一门学问。

新  闻

中  心

联系电话:0371-23235606

                 0371-22318596

邮箱:dlkjsws@126.com

联系人:杨老师、万老师


网站分享
SITE SHARING